供稿:尊龙人生就是搏中国区 时间:2024-12-09 00:46:04 浏览次数:
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柴达木盆地,素有“聚宝盆”之称,已发现矿产111种,有探明储量矿产90种、矿产地711个。其中,钾盐、镁盐、锂矿等8种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,盐矿、溴矿、芒硝等6种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,镍矿、硼矿等5种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三,是西部十大矿产资✅源集中区之一。近年来,海西州自然资源部门始终牢记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妥善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,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。截至目前,全州已建成绿色矿山79家,其中国家级12家、省级18家,绿色矿山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。
2017年,海西州在全省率先制定了《海西州(州级)绿色矿山建设标准》,为推动绿色矿山创建提供了依据。同年11月,海西州发布实施了《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(2016-2020年)》,提出“发展绿色矿业,建设绿色矿山,以资源合理利用、节能减排、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矿地和谐”的目标任务。
同时,海西州自然资源局积极构建多部门协同,国家、省、州、县四级绿色矿山联建联创工作机制,引导全州矿山企业始终坚持开采方式科学化、资源利用高效化、企业管理规范化、生产工艺环㊣保化、矿山㊣环境生态化的“五化”导向,通过㊣绿色矿山建设交流,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型矿山在土地复垦、生态修复、智能矿山建设等方面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做法,绿色矿山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目前,海西州新建矿山已全部达到绿㊣色矿山建设要求,生产矿山改造升级也同步加快推进,逐步达到绿色矿山要求。
“要效益还㊣是要绿色”一直是矿山建设面临的两难问题,鱼和熊掌是否可以兼得?海西州通过自身实践,给出了肯定的答案。
都兰金辉矿业有限公司的五✅龙沟矿区红旗沟-深水潭金矿,地处柴达木南缘的茫茫戈壁,常年干旱少雨、沙尘暴肆虐、植被稀少、生态十分脆弱。该公司以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为指引,对矿区进行了“植绿、护绿、复绿”工作,先后建成了景观亭、人工湖、健身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,种植了各类绿色植物,形成了“乔、灌、草”混合种植的特色,矿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,逐步使矿区成为昆仑山腹地、青海高原荒漠戈壁滩上的一片绿洲。
同时,该公司在科研过程中坚持“请进来,走出去”,与相关院校、企业和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,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,在矿区开展了金精矿生物预氧化试验,攻克了矿石中有害元素的无害化处理技术难题,填补了青海高原生物预氧化技术的空白,实现了“无氰矿山”。针对微细粒浮选尾矿,金辉矿业总结出了“库内取砂、坝内筑坝”和“多点✅小流量、干滩护坝、回水循环利用”的尾矿库运行和管理模式,确保了尾矿库安全和回水的循环利用,实现了产业链主㊣要环节的多项重大技术突破,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。通过科技创新、技术改造和环境保护,都兰县金辉矿业有限公司成为省级绿色矿山的典范,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,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开展绿色矿山建设,也真正让矿业企业得到了实惠。“金辉矿业利润的80%以上来自创新和绿色措✅施,为当地创造了近30亿元的工业产值和近3亿元的利税。”该公司董事长张晓洲自豪地说。
绿色矿山的“绿色”不是披绿和绿化,而是一场深刻的生产革命,既涵盖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、思维方式的变革,也涵盖资源、资本、技术、制度✅等多要素㊣的重组。
成立于2004年8月的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,前身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锡铁山矿务局。自绿色矿山建设开展以来,锡铁山分公司探索出一条矿山高效开发的“智慧”之路。该公司始终坚持“采掘并举、掘进先行”的方针和“大小、贫富、难易、远近兼采”的政策,组织地、测、采等各㊣✅方技㊣术骨干,认真编制年度采掘技术计划和中长期采掘技术规划,建设㊣全面覆盖采矿、选矿、管理的智慧矿山管理平台,使采矿回采率达到86%以上。同时,该公司重视小矿体及残矿体回收工作,加大贫矿与富矿的配矿力度,回收矿石总量达100多万吨,年增加效益1000余万元,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。
在海西,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大煤沟煤推行“矿尘防治零㊣扩散、污水治理零缺陷雪天盐业2020年报、燃煤烟尘零排放、废弃油脂零泄漏、矿区绿化零借口”的“五零”模式,还原了戈壁滩的底㊣色;茶卡、察尔汗等盐湖矿山企业打造了集资源开发、生态旅游、工业旅游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“盐湖开发+旅游模式”
海西州自然资源局局长刘长征表示,自然资源部等7部门今年4月联合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》,标志着我国绿色矿山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,矿业领域践行绿色理念从“选择题”变为“必答题”。下一步,海西州自然资源局将始㊣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,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,持续强化矿山监管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建设绿色矿山,不负绿㊣水青山。